玩具大變身 / 作者: 袁巧玲老師 / 出版社:親子天下
必須先說,看完這本《玩具大變身》實在很想對袁巧玲老師深深一鞠躬
專家就是專家,一出馬就把繪本變得更多元、更有趣,讓媽媽買繪本和玩具的理由更堅定了:
「我可是有看老師的書,讓繪本不再是繪本,搭配玩具可是更加分歐!」 (奸笑)
之所以會佩服的五體投地是因為,老師將繪本和玩具規劃出五種分類
社交:細膩的觀察學習力 / 溝通:複雜且豐富的溝通力 / 認知:收集並整合訊息
動作:生活自理所需的動作技能 / 感官:感官接收與複雜記憶
每一種分類又細分出許多延伸的玩法,讓爸媽在這方面不用想破頭
30本繪本 x 100組玩具 x 文具店百元材料,帶領孩子認識學習
表達感受、描述情緒、分享、同理心、使用連接詞、表達想法、手腕穩定度、精細動作控制...等
除此之外,老師也有推薦適合的桌遊給爸媽參考
選購上更放心之外,也能了解玩桌遊除了快樂、有趣之外,還能帶給孩子怎麼樣的啟發引導
最後也有詳細的總結,很有邏輯、教學分類很清楚的一本書啊!
可以很有系統的了解怎麼延伸、生活中可以運用哪些材料、如何更進階的去發展故事內容
基本上,還沒看完袁巧玲老師的書前,老母的手就已經開始發癢,一整個躍躍欲試
我覺得顏色的繪本是最好發揮的,市面上關於顏色的繪本又非常多
除了請孩子蒐集、尋找生活中的顏色,也可以準備拼豆、毛球來請孩子分類
文具店也有在賣那種各色圓點貼,可以用卡紙、瓦楞紙剪出圓形、三角形,搭配圓點貼貼上去後
很像許多美式小餅乾或是比薩歐! 而做好的這些"小點心",又可以拿來用在其他繪本上了
認識色彩後,可以帶到情緒,不同的顏色可以感受到不同的心情、氛圍
觀察其他情緒繪本在用色上有什麼相似的地方,有遇過什麼事情有同樣的感受嗎?
爸媽也可以了解孩子對於"情緒、情感"認知到哪兒了
假設紅色是憤怒,但是我們加一點黃色後畫面會變成橘色
生活中有什麼事情感覺是黃色的呢? 曬太陽、喝一杯好喝的果汁、和媽媽去散步運動?
利用顏色調和的概念,讓孩子可以動動腦去思考:「對於現在的情緒(顏色),可以怎樣去改變呢?」
光是情緒其實就可以探索好久好久,隨著孩子成長,都會有不同新的感受
除此之外,顏色也代表著人種,黃種人、白種人、黑人,但是光是黑人又有不同種的黑
而人種又可以帶出歧視、文化、環境...等議題
爸媽可以透過報章雜誌上的人物,和孩子一起去了解,甚至延伸出地理位置歐!
( 這時候就可以拿出地圖繪本了呢!!!! )
聲音也是很棒的遊戲,雖然繪本聽不到聲音,但是隨著繪者的用色、筆觸,爸媽唸故事的聲調
你彷彿可以置身其境似的聽到好多聲音 (這不是幻聽,嚇不倒我的!!!)
可以利用有聲書,請孩子閉起眼睛,聽聽耳朵傳來什麼樂器、容器的聲音
多練習幾次把小耳朵打開,媽媽說不定可以降低碎碎念的頻率:「我不是剛剛叫你...我不是說...」
手做交通小卡搭配手機下載的音效,讓孩子聽聽看這是哪種交通工具的聲音
有坐過哪些交通工具,從聊天回憶中練習孩子的表達、敘述
小小孩的時候沒話說,但當孩子漸漸長大,爸媽也要學著放手讓孩子學習生活上的自理和規劃
搭配適合的繪本和簡單的生活小卡,請孩子自己規劃那些要先學習、每天的安排
自己的生活自己管理,一定要從小養成,誰想要國高中還跟在屁股後面幫忙摺衣服、洗衣服啊!
當然,你也可以陪孩子透過繪本和玩具了解恐懼
我們一起來做一隻大怪獸吧! 你要用顏料、用色紙、用史萊姆都可以
替怪獸命名,說說心裡為什麼會出現這隻怪獸,不要刻意問,一定要當聊天一樣
爸媽也可以分享自己的恐懼(但麻煩不要太深奧蛤~),勇敢說出自己害怕的事,等於面對恐懼又前進一步了歐!
透過《玩具大變身》這本書,我覺得在想法和創意上有更不同的見解和想法
原來還有這麼多方式可以玩、可以陪伴,不管是針對家長、老師、每一個愛孩子的人
這本都是很適合閱讀的一本工具書歐!
《玩具大變身》可在各大實體書店及網路書店買到歐!
博客來:https://goo.gl/eWYnND / 金石堂:https://goo.gl/oycQDi
天下網路書店:https://goo.gl/DJsgUL / 誠品:https://goo.gl/zHN52r
艾莉愛亂畫由Allie製作,以創用CC 姓名標示-非商業性-禁止改作 3.0 Unported 授權條款釋出
此作品衍生自http://alliecheng.pixnet.net/blog。